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信息分析 > 统计分析
大数据产业:发展正在起步,扶持更待加强
来源:市统计局  时间:2017-11-21  浏览次数:   [ ]

——对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与建议

 

 

大数据是当今创新最活跃、技术演进最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是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引擎,已成为新常态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、加速企业技术创新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、引领社会管理变革的新动力。大数据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全省起步最早,全国关注度高,发展已初具规模,但产业培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,当前应理清发展现状,把握现有资源,探析存在问题,为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探索更明晰的发展思路。

一、我市大数据产业迅速兴起,态势良好

我市大数据产业目前主要有三类业态:一是大数据核心业态。指围绕数据生命周期、大数据关键技术和大数据核心业务所形成的产业业态,为整个大数据产业链提供支撑,代表着大数据的创新性和带动性。主要包括大数据的采集、加工、存储、分析、交易、安全、服务和云平台建设运营,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等。从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,主要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。二是大数据关联业态。指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与大数据核心业态紧密联系的电子信息产业,是打开大数据价值之门的钥匙。包括智能终端、集成电路、电子材料和元器件、呼叫服务、电子商务、互联网金融等。三是大数据衍生业态。指大数据在各行业、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所产生的业态,是大数据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。主要包括智慧农业、智能制造、智慧健康、智慧教育、智慧旅游、智慧物流、智慧能源、智慧交通和智慧环保等。

(一)新兴产业快速发展。近年来,我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优势,主动策应国家战略,在全省最早发展大数据产业。经过近三年的发展,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、快速集聚、特色初显。2016年,全市大数据核心业态实现增加值22.58亿元,同比增长16.1%,分别快于同期GDP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.2、5.3个百分点。今年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,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9.41亿元,同比增长18%,分别快于同期GDP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1.2、7.9个百分点。全市共有年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或从业人员超50人的规模以上大数据核心业态企业89家,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10家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9家。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.78亿元,同比增长25.8%;营业利润1.26亿元,增长58.6%;平均从业人员达到3641人,比上年同期增加476人。

(二)产业项目加速集聚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市完成大数据核心业态投资22.7亿元,同比增长28.2%,分别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、服务业投资11.3、7.1个百分点。今年以来我市已新签约了移动IDC机房、中国健康云、国运数据等重点项目21个,新开工微软技术实践中心、国信优易、铁塔盐城总部、悦达网络等项目23个。其中华为云服务江苏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,按照T3+等级建设2万平方米、2000组机柜左右的云计算数据中心,预计全部运营后可形成年产值16-20亿元、年税收6000万元。与阿里云合作打造江苏首批省级特色小镇——“数梦小镇”,引进了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、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等20多个平台机构。部分县区也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,东台正加快北京优利康达风电综合服务云平台、深圳新基点软件系统集成、深圳曼威工业云等智慧产业项目入驻云谷,江苏先云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落户建湖,图形技术领先全国的阜宁万聿云计算项目计划年底投产。大丰区大数据产业园建成了智慧旅游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、居家养老、工业企业互联网营销、地理信息测绘、海上风电大数据研究 “六大平台”和印度NIIT软件培训中心、企业电子商务培训中心“两个中心”。

(三)载体建设不断完善。盐城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已完成投资超100亿元,建成和在建各类载体100万平方米,创新大厦、大数据应用产业园、软通大数据创新产业园等一批园区建成投用,已落户微软、华为、阿里、微软、360、软通动力、银江股份、东方国信等世界500强、国内100强、行业前10强企业30多家,共入住大数据相关企业200多家,员工5000多人。按照产城融合思路,加快配套环境建设,建成人才公寓、快捷酒店等各类生活套15万平方米,园区周边优质名校、三甲医院、商业综合体、文化休闲区等生活套陆续投入使用。建成了江苏沿海首家千兆光网城市,城域网出口带宽已提升至2T,开通了苏北首条直连上海的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。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以物联网、汽车电子信息、离岸服务外包为产业发展重点,配套功能齐全,“软件社区”初具雏形,已有国家物联网研究院、中软国际、用友软件、金蝶软件、华生恒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入驻。

(四)平台建设成效显著。出台了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,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基金。先后与省经信委、华为、阿里、腾讯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助推盐城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。2016年4月,举办首届中国大数据企业大会;同年8月,部省市三方合作,共同推动盐城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。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,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,在江苏率先进行全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,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,建成市政府信息资源中心,初步具备了跨部门非涉密数据的共享交换能力,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华东首个数据交易中心成功上线。已基本实现全市57个部门政务数据、公共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,建成人口、法人、经济、建筑和地理信息的五大数据库,汇集各类数据6亿多条。华为云服务江苏数据中心项目,已承接盐城的交通、国土等25家单位信息化系统。根据省经信委、市政府与华为的三方合作协议,明确省内各部门、省属企业优先考虑我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其大数据承载体,并作为江苏省政务外网异地容灾备份中心,将我市打造成为省级大数据应用推广试点城市。

二、我市大数据产业刚刚起步,还较弱小

(一)经济总量仍然偏小,企业实力仍然不强。1-9月份,全市大数据核心业态实现增加值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.16%,占GDP的0.51%;完成投资22.7亿元,仅占服务业投资的1.9%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0.8%。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排名前50的企业中,仅有1家大数据企业。全市规上大数据核心业态企业户均营业收入1885万元,仅为规上服务业平均水平的59.1%。

(二)对大数据认识模糊,正确思维亟需塑造。 “大数据是什么、数据从哪里来、数据放在哪里、数据如何应用、产业业态如何”,理论界、政府、社会公众对大数据的认识还比较模糊。我市虽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园,但对园区发展的方向、目标、思路、手段正在探索之中。社会公众对大数据的认识水平不一,在大数据推进过程中,需开拓宣传和培训渠道,在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公众中塑造正确的大数据思维。

(三)缺乏行业龙头企业,高端产业链不完整。虽然盐城已建成一批大项目、引进了一批大企业,发挥效益有待时日,仍缺少具有较大规模、掌握核心技术、能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,对产业带动效果有限,产业生态群落不完整。目前,大数据应用在客观上存在“炒得热、应用冷”的现象,我市从数据采集、存储处理、数据分析、呈现应用、数据安全,到数据设备和软件的产业链尚不完整,高端产业链资源不足,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。

(四)产业创新人才匮乏,产学研结合不紧密。创新型人才匮乏是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,尤其是IT领域,在工资薪酬水平、创新氛围等方面对高端人才的吸附效应不够,缺乏能够综合掌握数学、统计学、数据分析、机械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。目前,少部分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产品,大多数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,在产业发展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。同时,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结合还停留在联盟建立初期,需要进一步探索快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。

(五)资源集聚有待加强,政务办公有待提高。目前,我市缺少国家级、省级数据资源整合中心作支撑,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数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一些部门存在“数据小农意识”,导致产生信息孤岛,即便是目前市级、区级的数据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集聚,但仍未能进行充分整合。我市政务办公仍然延续常规工作模式,在外无法使用办公室电脑资料,开会基本只能面对面,会议通知、督查催办、日程提醒等基本还较为原始的人工通知为主,工作效率较低,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。

三、我市大数据产业需要扶持,尽快壮大

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速发展,数进现济社发展的键因盐城作为国家信息消费和智慧城市试点城市、江苏首个部省级市共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,“载体、平台、应用”的产业功能体系初步形成。我们应立足盐城实际,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,全力推动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。

(一)普及大数据新知识,形成强烈发展共识。一是利用媒体宣传、公益讲座及免费技能培训等方式,普及大数据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知识,宣传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。二是将大数据基本理念、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知识纳入市县委党校培训课程,作为公务员常规培训内容,增强公务员队伍在大数据环境中的适应能力,强化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大数据思维。三是通过各类媒介,采取宣传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,引导全社会以大数据战略眼光看待大数据时代的各种问题,在不同领域、不同部门形成用数据治理、靠数据决策、以数据创新的工作氛围,逐步实现以大数据推动转型升级、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、以大数据服务改善民生。

(二)超前策划重点领域,积极寻求智力支持。大数据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,各地尚无成功经验,均在探索之中,建议在全国范围选择一批大数据技术、行业应用、互联网商业模式策划、信息资源整合等领域的专家,组建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,从顶层对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,进一步明确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路线图,切实优化产业发展推进效率,避免走弯路。围绕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领域,采取政府引导参与、市场运作的模式,在工业大数据、农业大数据、金融大数据、健康大数据、行业大数据、安全大数据等方面,由政府和部分重点企业联合有针对性地策划布局建设一批面向全省、甚至全国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。

(三)精心谋划专题招商,全力突破重大项目。一是推动优势骨干企业项目落地生根。进一步细化与华为、阿里、银江等已落户骨干企业的合作,全力推进阿里数梦小镇、华为六中心、银江(盐城)大数据智慧经济产业园和360华东技术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建设。二是精心谋划大数据专题招商活动。瞄准国内外大数据榜单逐企攻关,积极开展美国、俄罗斯、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台湾等地专题招商活动,吸引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落地盐城,努力打造产业集聚高地。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类大数据项目。加大各条线跑部、跑省力度,争取国家和省层面上的大数据项目和资源,推动更多的国家级、省级大数据平台落户盐城,吸引国家、省各类数据信息资源向盐城汇聚,全力争取江苏大数据中心分中心和省级政务数据灾备中心落地。

(四)深化智慧城市建设,提升行业应用水平。按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要求,委托专业机构组织编制云端盐城专项建设规划,研究制定实施方案。特别要打破部门壁垒,引进市场力量,采取政企合作的市场模式,统筹协调推进智慧盐城2.0建设,全力支持大数据、云计算产业发展,为智慧城市各个领域提供支持。围绕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领域,采取政府引导参与、市场运作的模式,在重点领域由政府和部分重点企业联合,有针对性地策划布局建设一批面向全省、甚至全国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,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机,推动大数据示范应用,提高经济社会智慧化水平。

(五)有效提升平台效能,推动数梦小镇建设。精心谋划组织,进一步加大汇报对接力度,全力申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全力向上争取将盐城作为江浙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节点,并承担一定领域的试点示范任务,在大数据某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,形成地区先发优势。围绕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要求,尽快完善数梦小镇建设规划,打造“主导产业特色化、创业服务社区化、创业环境生态化、产业氛围人文化”的生态小镇,实现“大基地+大企业+大科研+大社区”的高度融合,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产业生态、创新生态和环境生态。

(六)加强专业人才培养,大力推进产业培育。继续推动高校、研究机构与园区合作大数据专业课程,推动江苏高校在盐试点大数据专业方向的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办学,支持盐城本地的高校试点开设大数据专业。根据产业发展需求,针对特殊人才和高端人才研究制定专项招引政策,积极探索在上海、北京、南京、深圳等地建设人才“飞地”,整合各类人才服务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。推动产业融合创新,促进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,引导和鼓励各市场主体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,谋划和挖掘新一轮发展新动能,在新产业培育、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。重点依托省企企通工程和1+30+300工程,大力推进企业互联网化提升和业态创新。电子信息产业为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,我市智能终端产业近年发展迅速,可以依托智能终端产业,与大数据产业走融合发展的道路。

主办:77365.net
地址:江苏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市行政中心6楼 邮编:224005 网站联系电话:002554554 E-mail:
苏IC备612385454号 技术支持: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